激励题目若不放在人性的高度往观察与思考,激励设计若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就很难避免陷进功利主义的泥潭。
激励的理论与现实
激励是个理论题目,更是个现实题目。***主义理想、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激励过一代一代中国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励题目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无论是理论家还是实践者,激励经常挂在嘴边、粘在笔尖,但若是冷不丁问一句:什么是激励?激励是什么?还真不轻易说得清楚。
我们已习惯于这样的认知:治理的核心在于激励,通过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使人产生积极行为,提升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看文生义,激励的主体是组织或组织代表;激励的客体是人,即组织成员;激励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组合使用。这是真正的激励吗?激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有关激励的社会题目吧。国家激励各级政府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但片面夸大GDP增长,不重视社会***,终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资企业想方想法激励高管职员,却频频爆出丑人丑事,年前年后光是上市公司就有数十位高管落马。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改革或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保存人才,激发人才提升和改进绩效,事实上呢,大多数企业都感到效果并不显著。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各类组织期看通过激励实现更好的业绩,但过于偏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回报(钱或可变钱的权或机会),忽视组织中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感受,终极的激励效果往往很难如愿。题目出在哪里?激励怎么了?
作为一个治理概念,激励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定义很多,实在大同小异:激励是人们朝某一特定方向或目标而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来自于被人们所感知的内在驱动力和紧张状态。这基于如此假设:人们的行为源于未满足的需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时,就转变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进而导致目标性行为的出现。组织做好激励,就是以组织目标为导向,发现或制造人们在某种需求上的差距,引导人们按组织所设定的方向行动,做出组织所期待的行为,终极达成组织的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回报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
从这个概念出发,西方治理学界的激励理论层出不穷,最经典的包括:需求层次理论、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期看理论、公平理论、目标治理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于解释人们的行为与激励的关系有一定作用,但一方面过于概念化和逻辑化,另一方面又局限于某个角度的观察,因而还是很难揭示出人们复杂行为的本质,更难以用来对具体激励题目进行分析。我们暂且抛开激励的概念和理论,试着找找激励的根本所在。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