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体能练习,即是一切
刚参加完进职培训的小张叫苦不迭,“黑得跟泥鳅一样,攀岩哪,我又不是干体力活的,练习这个干嘛。”
该公司人事负责人表示,将体能练习作为进职培训内容,目的在于锤炼新人的耐力。“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与职场老将相比,耐力难免有所欠缺。体力的忍耐与心理的忍耐是一体的。”
但是将体能练习作为进职培训的全部是否妥当还值得商榷。在该公司的培训中,一位身体单薄的女生在烈日下中暑。事实上,这位女生的体力不支并不能说明她在心理承受力、忍耐力方面有所欠缺。此外,要胜任一个岗位,除了需要具有忍耐力,还需要很多具体的技术技能、知识预备等,试问,体能练习能解决一切吗?
“实在我更想了解进公司后,我将干什么,有了困难我能找谁。固然我很喜欢体育锻炼,但更丰富的进职培训比一次攀岩的机会更宝贵。”小张说。
5骡子和马一起遛
某机械制造企业的进职培训非常丰富,有企业文化的先容,有生产留意事项的讲解,有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的指导,可是员工就是不满足,为什么呢?工程师以为有些操纵上的细节只需传授给技术员就行了,技术员表示有些理论的讲解如听天书,销售职员觉得沟通技巧的指导不深进,而工程师、技术员又都感到沟通技巧的先容不必要。
这家企业的培训的确耗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却并未换得员工的满足,究其原因,在于一点,缺乏针对性。不同的岗位在素质、技能上的要求有时天差地别,假如培训内容在各岗位间的适用性不强,那就很有必要按信息有用性对被培训者作划分。骡子和马究竟不同,硬是一起遛,骡子拖累了马,难道是马的错而非驯马人的不是吗?
6专业讲师不专业
某电子产品公司邀请一家专业培训机构为其新招聘的销售员作培训,培训结束后,员工在评分表上给了负分。培训为何如此失败?事实上,讲座中一员工“拍案而起”:“不要拿这些老套的玩意糊弄我们,我们不要听你讲。”
原来这位专业讲师备课不精,匆匆开讲,泛泛而谈什么是成功,举的例子和“从前有座山”的故事一样老,教案ppt上只有“成功?”寥寥数语……而员工需要的呢,是具体的销售技巧,遭拒时如何赢得转机,企业产品有何种卖点等等。相比员工的需求,这样一位讲师显然太不专业了。公司花了冤枉钱不说,培训的目的也没达到。
7互动?反馈?NO!NO!
培训后向员工了解反馈意见,并加以分析的企业为数未几;培训前做调查,了解员工需求以针对性设计培训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尤其当企业面对大批量的被培训者时,做培训需求意向的调查显得十分低效。但是无视员工需求或者误解员工需求的条件下,设计出的培训更加低效。没有互动,不知道员工要什么;没有反馈,不知道将来要改进什么。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