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的中国,还不可能接受可口可乐。”佟志广说,“在很多人印象中,这是一种代表着西方生活方式的产品。”
得到答复的马丁有些失看地走了。不过,可口可乐意图进进中国大陆市场的计划却没有停顿。佟志广依稀记得,从那以后,联络处的冰箱里就再没断过可口可乐,而且是免费赠予的。“美国人的贸易促销太精明了。”佟志广感叹地说。从中,他学会了一个如今已经司空见惯,但当时却觉得非常新奇的词:“赠饮”。
很快,可口可乐又邀请中国驻美联络处的官员们到企业总部参观。规范的公司治理,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都给佟志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佟志广一同往参观的,还有联络处的商务参赞张建华。
1977年初,佟志广回到国内,进进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没过多久,张建华也回国了,同样进进了中粮总公司。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和可口可乐的缘分却远远没有结束。
进进中国的第一步
1977年,可口可乐总裁马丁访问北京,再度和佟志广坐在一起。
固然仅仅事隔一年,但中国的情况已经和可口可乐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建厂时大不一样,政治空气不再那么波诡云谲,开放的大趋势也日益明朗。
这一次,轮到佟志广询问一直对中国大陆市场穷追不舍的马丁了:“你觉得现在进进中国市场,时机成熟了吗?我们中国人能接受可口可乐吗?”
马丁的回答让佟志广感到很诚恳:“我们是商人,所以只要哪儿有需要,我们就会到哪儿。”马丁又具体地向佟志广解释说,可口可乐在中国设厂,最直接的目标对象并不是中国消费者,而是那些在中国工作、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和美国人。“由于现在这代美国人的爸爸、爷爷都是喝可口可乐长大的,由于欧美人已经习惯了不管到哪儿都想喝到它。所以,有旅游者的地方,我们就希看能有可口可乐。”
对于一年前佟志广提出的可口可乐的象征题目,马丁也带来了自己的解释。“我们和美国兵没有其他联系,只不过我们是生产者,他们是消费者。”马丁说,“我们不过是个卖汽水加甜味来赚钱的公司,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感于对方的诚恳,佟志广留下马丁一起吃饭长谈。聊天时,佟志广问到了自己一直很感爱好的题目——可口可乐的味道。他问:“可口可乐为什么有股咳嗽糖浆味?”而马丁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
“固然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严格保密的,但我依然可以告诉你。”马丁告诉佟志广,那股咳嗽糖浆味不是别的,正是中国的中药味道。“可乐里面有中国的桂油、甘草和桂皮。”
马丁告辞后,佟志广专门找来了相关资料,查阅后才发现,可口可乐公司确实一直在从中国购买桂油。即使在两国关系冰冻时期,可口可乐仍想方想法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桂油。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