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否认,口号式的广告是有渊源的,在广告品牌业界有一种理论叫做“冲击理论”,意思就是说,由于人的大脑是有遗忘周期的,只要周期性不断强化受众的信息点,以刺激消费者的大脑细胞,终极受众群体将接受该信息,并取得在消费者心智中占位的上风,这种广告理论在美国六十到七十年代极其流行。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历史渊源和背景条件的,假如一味的把这种理论生搬硬套到国内当前营销环境下实施,甚是担心这黄金酒事与愿违。理由有三点:
第一,中国当下的经济环境已经和美国当时的经济环境迥然不同。当时,美国的电视刚刚普及,电视媒体正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那个时候,任何广告只要能上电视,其产品都将热销。然而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却正步进信息经济的前期,电视媒体并不是当前唯一的媒体,很多消费者的接受信息通路已经逐渐向网络信息转移。
第二,中国的市场是承哑铃型二元结构模式,即一二级市场和广阔的三四级市场是哑铃的两端,以 ***市场为界限,一二级市场渐趋于成熟和饱和,三四级市场尚待培育和开发。
这也就是说投放在一二级市场的广告和投放在三四级市场的广告应该是有区隔的,由于一二级市场的消费者早已经理性,不会轻易为一种“口号式”广告而打开钱袋的。正如我的一位友人曾戏言,“初时闻听黄金酒,恨不能立即往买下送给老人,可一听是脑白金的公司代理销售,随后索然无味,打消此念。”
第三,经过了十年前保健品行业急竭泽而渔式的市场操纵手法,中国的消费群体对于保健品的消费免疫力已经非常强,除了在三四级市场尚有很多信息传播不通畅的区域外,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能做到信息透明化,不再像十年前那么冲动购买。试想,一则除了‘送长辈,黄金酒’口号外,什么都没有说明的广告就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看?究竟,什么都没有的广告已经不能算得上是保健品了,由于凡是保健品都是有功效的,否则消费者买它干吗?所以,这则口号式的广告不仅仅犯了营销大忌,而且对其长期品牌积累也毫无价值。消费者只能将之定位成和脑白金一个档次的产品。
笔者想反问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脑白金到底代表是什么?
从这上述三点进手分析,“口号广告”的流行无疑是经营者期看在很短时间内形成阶段性消费高峰,在与朋友聊天时我们也在探讨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脑白金的广告已经播放数年了,而且还一直在播,脑白金这个产品肯定不赔钱。”笔者也不否认脑白金不赔钱这个观点,但是笔者想反问的是,脑白金的消费群体是谁?购买者又是谁?当随着消费者的不断老往,新产生的“老消费群体”和新产生的购买群体是否仍然认同这个品牌?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