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变不离其宗
上述七十二种营销策略(或者更多),尽管概念各不相同,有的正确,有的牵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叫法各异是为“变”,其不变的根本——“宗”无外乎企业“由内而外”的修为。比如使用最广泛的整合营销,在中国的营销土壤中,现在早已超越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内涵,成为整合企业内外部优质资源攻城掠地的营销利器。从企业内部来讲,要整合包括从品牌战略、产品研发、市场定位、部分协调、团队配合等人财物多种资源关系;从外部来讲要整合包括政府、社会、渠道、银企、媒体、消费者等多种复杂的公共关系资源,以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不会也不可能固化为模式。即便是大家都看好的系统营销,注重的也是内功的修炼,通过强壮自身来达到赢取竞争的目的,这其中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营销手段不同,自然更形不成可以复制的模式。
那么,营销的模式之说有从何而来呢?
笔者以为,这要追溯营销的本源,通俗点讲叫营销的目的。显然,营销的目的是企业为社会以及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就自然形成营销的核心价值链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赖以流通的“渠道”以及消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假如再加上企业前真个供给商和侧翼的竞争对手,一个类似于迈克尔?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企业营销模式框架清楚地摆在我们眼前。因此,假如说有所谓的模式,也就是有基于营销核心价值链的“产品营销模式”、“渠道营销模式”和“消费者营销模式”这三种,以及基于营销辅助价值链的“供给商营销模式”和“竞争者营销模式”。
有关五种营销模式的解析笔者已有另文具体论述,在此只是扼要谈一下把营销策略误当模式商海沉钩的一点感悟,言之凿凿,还看各位同仁心谅。
三、体现中国特色
作为一名营销人,笔者对“中国特色”感慨颇深。就拿谈到的七十二种营销策略来讲,我一直没有机会向西方那几位比如“定位、4P、IMC”等营销治理理论的开创者当面请教,不知他们对中国这些层出不穷的营销策略做何感想。科特勒一直在说“市场比营销变得更快”,他也曾感慨说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营销历程。但在营销理论上,笔者感觉“中国比西方变得更快”,西方国家近百年的理论沉淀,我们不用几年即可全线超越,快如过江之鲫,浮若蜻蜓点水,这与中国的市场变化现状大可同日而语。
笔者没有探究这是不是市场抑或理论走向规范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假如是必须,那么作为不能绕开的一环,更有必要仔细审阅这个让人无奈让人痛的过程。简而言之,营销理论之乱与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大战、造假风潮、股市黑幕、媒体敲诈、贸易贿赂、黑心食品等等这些“中国特色”是何其相似。笔者在此不再细赘,内心深处希看的只是我们理性些,再理性些,不要再让堂而皇之的“模式”满天飞,则客户幸甚、行业幸甚、家国幸甚矣!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