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不同阶层的购物习惯是不同的:上中层的人群对消费环境更为关注,购物目的性强,效率高;中下层的消费人群光顾购物地点的次数高于前者,但是购物效率低于前者。
对于媒体,以美国为例,由于担心影响子女,看电视时间比较少,更喜欢《时代周刊》、调频广播这样的媒体,对于广告的质疑情结更重;中层消费者在报纸和文摘上花费时间更多,和普通阶层一样关注家庭生活,但是不如普通阶层受到广告的影响大。
而中国的阶层还在活动和形成中,各个特点很不明显,所以在进行营销传播的活动中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同时也为他们的贸易定位提供了足够的预备时间。
自问三:消费在哪里升级?营销在哪里升级?
所有广告只传达一个信息:买我,现在就买。好坏的差距在于表述这个内容的形式上。一些如抢钱般的大口语广告越来越没有效果,现实的情况是越不贸易越有贸易效果的广告辩证法。
2.0时代,一切都可以升级。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消费在哪里升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多了就是升级?消费者的质量要求高了是升级?还是消费者的话语权多了是升级呢?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请出被说了无数次的马斯洛先生,假如把他的理论放大置于消费群体上,我们不得不再次向他致敬,并得出群体即个体,个体即群体的伟大辩证。
整个消费群的需求已经变化了,包括生理需求的所有的需求一下子全部体现出来:
安全需求(safetyneeds),指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求;
隶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andloveneeds),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
自尊需求(self-esteemneeds),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知的需求(needtoknow),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美的需求(aestheticneeds),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看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needs),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
而很多营销还没有能够满足出现的需求心理,满足升级了的多通道需求的同步营销就是当务之急。
举例来说,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购买过程的安全性,产品代表文化的安全性;隶属与爱——阶层消费,礼节性消费,产品品牌对于人格的补充;自尊——消费过程的愉快性(销售职员的礼貌与态度);知与美——崇尚美好的东西,包括广告;自我实现——综上,假如营销能够全面至此,应该可以达到这个境界。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