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调整心态面对“考核文化”(2)

调整心态面对“考核文化”(2)

发表日期:2010-03-11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对于制定考核的人:赏罚分明真正可行令行禁止

  对于制定考核的人来讲,实在要求很简单,就是“赏罚分明真正可行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很简单不用多讲,“真正可行令行禁止”实在比较难做到。很多考核制定者制定方案的时候,恨不得让所有被考核的人一看到方案就马上蹿起来,唯恐考核力度不够,不能引起员工重视,于是很多过激的措施就出台了“拖期一天100元罚款罚款1000元罚款损失的10倍否决工资转试用下岗除名”等等,摆出一幅“气势汹汹杀人”的姿态。可是当总结的时候,发现根本无法执行。还有的就是不痛不痒的“罚款10元20元50元”等等,让员工无动于衷,令行禁不止!实在方案的真正有效关键不在于“力度多大多小”而是是不是一丝不苟的执行,不断检查,不断夸大,不断公示结果,不讨价还价。

  对于执行考核的人:公私分明刚性执行

  考核方案有效落地取决于执行考核的人。姜汝祥先生在《请给我结果》这本书里面,夸大中间层的作用,要做“放大镜”而不能做“大气层”。上层指令是太阳的话,中间层要成为放大镜将指令聚焦放大效应,假如是大气层就将阳光进行了过滤,只能一部分落地。更有甚者,个别中间层就是太阳穿不过的“石头”,上面说上面的,自己都无动于衷,更别说方案落地了。执行考核的人有几种错误的心态,这里要进行批判:

  第一:把考核方案当作“驱鬼符”,束之高阁。也就是一开始就没想执行方案,只是把方案拿过来大声讲一讲,起到恐吓人的效果。结果一部分员工不小心踩到红线,无意中摸索了一下,发现地雷没炸,消息传播出往,整个方案都失效了。

  第二:不好意思执行。部分中间层治理的员工,可能还是自己的前辈或者以前的领导或者一起平级共事的人,或者平时对自己很好的人,导致不好意思执行方案。碰到题目全部以“劝导”为主,劝导无效后,就没有办法了。

  第三:下不往手执行。考核方案一般会有几个层级的处理力度,比如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转试用,第三次下岗等等,当有的员工真正屡教不改的时候,应该下岗了,自己又下不往手了,究竟砸别人的饭碗不是个好差使。这样导致差的人始终走不了,好的人也进不来,由于退出机制失灵了。

  第四:不痛不痒执行。既然方案定了,不执行肯定给领导交代不过往,于是避重就轻选取几个案例,做几个通报,给领导看。而那些严重违反方案的人和事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视而不见。表面看在干活,方案在运转,实际上是空转。

  第五:害怕执行。怕什么?怕人下岗了,没人顶上干活;怕被考核的人报复等等。“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回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进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躲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害怕执行的结果就是终有一天良币也变成了劣币,自己手下全是劣币,导致自己也被驱逐。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