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就更为成熟一点,他们更看重本身的发展机会、薪津福利、满足感等不同因素,考虑更为全面。但香港人会较抗拒uprooting,即不想迁移到另一城市工作及生活。”
需求与供给的失衡
随着中国逐步落实世贸组织(WTO)的开放市场措施,加上本土企业的崛起,中国进进求贤若渴的时代。根据XECUTIVE的估计,在不同范畴如人力资源、信息科技、财务治理等,中国每年需要25万至30万名高级治理职员,包括行政总裁、首席执行官、销售总监、市场推广经理等岗位。怪不得不少企业总是慨叹请人难。
要填补上述的缺口,人才来源主要的内地人、海外华人及香港人。中国本土不乏大学生,每年都有210万至220万年轻人大学毕业,但他们却面对就业题目。根据往年7月的统计,往年大学毕业生中,三分一即达70万人找不到工作。
韩易和说:“题目就在这里,我们的客户是西方文化中成长的,他们需要的是同时能与他们沟通,亦能了解国内文化价值观,以及实际情况的人才。硬件的职业技能如语文能力已不足够,成功求职者不但要懂翻译,还要懂得诠释,同时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及差距,所以在中国众多大学生当中,只有少数的优秀分子才会被选中。”
中国改革开放已超过20年,留学生愈来愈多。资料显示,每年大约20万至25万人出国留学,部分学成回来,受聘于跨国公司派驻内地,统称为“海回”。
韩易和说:“20年前,中国留学生都不愿回国,现在10个之中,有七八个愿意回来。他们较香港人更熟悉中国,早已成为香港人北上的最大竞争对手。但相对于庞大的需求,海回的供给依然不足,而且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最少在行业内拥有超过5年经验。海回普遍缺乏实战经验,相信需要5至6年时间,才能成熟起来。”
香港人还有五年上风
尽管本土人才不断壮大,香港人依然在中国人力市场上占有一定上风。根据XECUTIVE估计,到2004年底,将有140至160万海外雇员在中国。其中香港人占大部分约70万人,65万人来自中国台湾,来自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者约5至6万人。另外5至6万人来自欧美、日本等国家。
固然香港人北上的个案愈来愈多,但韩易和指出,很多香港人还是不大愿意派驻内地,但是近年情况确有改变。在1980年代,韩易和接触的10个香港人招揽对象之中,几乎1个都不愿北上,现在10个人中有3个愿意北上。“一家跨国药厂愿意以除税后的150万港元年薪雇用一名香港人,长驻内地做总经理,这个香港人拒尽了,原因是他不想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
他续称,多数合资格的香港人年龄为30至50岁,他们大多有小孩,配偶在香港也有工作,亲人及朋友都集中在香港,在本身的专业已建立了地位,若非新雇主提供十分优厚的条件及发展机会,很多时合适者不会只为一份工作而北上。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