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体制改革,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而改变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大量国有企业被推上资本市场舞台。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成为公众上市公司。但是对于以国有股份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主体产权的虚置并没有因上市而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正是由于这一制度性缺陷,才产生了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问题。造成国有企业成为“公地”。
从资本市场发达的内外营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由于国营企业存在的体制性缺陷,这一产权形式并不适宜在竞争性领域存在。国营经济逐渐退出大部分产业领域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家也就是政府机制退出竞争性产业领域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MBO就是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一条重要选择。
2、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代理成本高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相对无效,使企业及整个社会利益均受到侵蚀。
而MBO则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建立企业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首先,MBO使企业管理者同时成为企业所有者,使得管理者可以从管理业绩与企业业绩提高的双重效果中获益,从而激发了管理者的积极性与潜力。由于管理者拥有企业股权,企业业绩与管理者报酬直接挂钩,这种利益关系促使管理者更专注于挖掘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MBO可以改善股东的构成,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在MBO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战略投资者的介入。金融中介在提供必要的操作方案与融资支持的同时,还常常直接购入或间接购入企业的一部分股权,与管理层一起对目标公司进行管理控制。这样不但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而且有助于企业的业务与资产重组。 第三,MBO一般会利用高负债杠杆这一工具。财务杠杆的使用使得管理层可以用很少的自有资金和大部分贷款买下企业产权。与此同时,由于融资结构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压力,也进一步约束了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实施管理层收购之后,企业往往致力于内部改革和要素重组活动,将业务转向回报率高的领域,使其现金流能满足偿付贷款本息的需要。企业还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变现一部分不具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业务来降低财务费用和负债水平,以提高企业核心资产的盈利能力。
3、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
MBO的初期,管理层需要根据目标公司状况与收购目的制定详细的收购方案,而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包括股权的结构、资产与业务的重组方式、股权的定价等方面都需要融入金融创新的理念,需要根据收购目的与目标企业状况提出切实可行且具有创新意义的模式。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