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企业培训困难,始终令众多hr经理伤脑筋,一不小心培训成为“鸡肋”的尴尬想必曾是很多 hr挥之不往的痛。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理由:老板不够重视、员工不够努力、讲师不够优秀、课程不够理想……然而,一旦理由成为借口,培训的现实价值就沦落成了不得不走的“程序”。
理由应该是帮助我们找到题目症结的提示。那么,如何让老板更重视、员工更喜欢、讲师更称职、课程更科学呢?其中,不乏观念更迭是否及时,需求把握是否正确,更取决于方法是否技巧。
正确拿捏培训的轻重缓急
许卫东(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培训在不同企业推进含义是不同的,比如销售培训,假如在一家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企业中,销售是企业运作的关键,它自然舍得在这方面花钱,也就比较轻易推动此类培训。我感觉比较难推动的是那些治理类,或者说属于理念更新的培训。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培训很难吹糠见米,另一方面对这类培训的效果也不轻易评估。而这类培训的代价却不菲,由于能够讲授治理理念、治理技能知识的讲师,都比较资深,代价也颇高。可是,对于培训效果,有人觉得好,但也会有人觉得比较空洞,所以人力资源部的推动就有难度,也就不太愿意冒风险。
并不是说不需要这类培训,但这与企业的成熟度,和它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很多企业没有发展到这一阶段,它当然看重那些吹糠见米的、轻易评估效果的培训,它觉得在这方面投进比较值。只有等它成熟到一定阶段,开始熟悉到更深层次的治理题目,治理团队水平的提升变得越来越迫切,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时,自然开始考虑理念类的培训,此时人力资源部分就比较好推动。
我见过一些比较成功的培训,就是捉住企业当前的题目,最迫切需要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税收规划,这在中国非常有用。由于中国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但各地的政策又不一样,有些银行就会请一些税务干部告诉企业如何综合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公道规划,非常受欢迎。所以,我们作为推动企业培训的职员,要把企业治理的状态摸清楚,了解老板最关心的题目,以此来设计培训项目。这并不意味别的培训不需要,但肯定有轻重缓急。
培训三难
姚 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常温产品事业部人力资源部经理)
我是负责销售和市场营销的,我们事业部80%都是销售职员,所以我会特别关注销售方面的培训。但现在碰到一些题目,正在找寻答案。
一是,同一个层级的职员,由于种种原因,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不一样,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有些人会觉得这个培训毫无意义,但有些人就觉得很需要,所以做培训需求调查时,会感到迷惑:究竟这个培训该不该做?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