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尤其是在沿海开放地区,流传着无数一夜暴富的传说。法律的漏洞、道德的缺失,使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士在某些领域内迅速致富。因此,一夜暴富的浮躁,鬼魅似的漂荡在中国的上空;浮躁,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思维最为活跃的中国营销人,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集体浮躁。
浮躁不是无能,而是源自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然而,但凡浮躁者,对形势的分析往往失之偏颇,失败的幽灵往往伴随左右。
怪胎诞生
笔者在2003年末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一家日化企业的天京之变》文章(发表于《中国营销传播网》日化类栏目),其中提到过一家从广州T公司(一个著名的国产护肤品D的营销公司)分离出来的化妆品营销公司--Q公司,在创立之初以黑马之相驰骋在局部市场,但终极由于资源有限和过于冒进,于2002年中关门大吉。
话说Q公司的两位创始人X和D,由于不满自己在T公司所处的地位,于2000年7月私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利用原有的客户资源,在短期内就获得了可观的回款:2000年的10月,就是产品推向市场的第二个月,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累计回款已经接近300万元。这对于一个注册资金仅有200万元(而且是拼凑得来的虚拟资金)、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应该是一个辉煌的成就。
Q公司当时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得益于以下几大因素:
1、 占用了原来T公司的客户资源:在2000年的9-10月间,Q公司的创立者X和D利用自己在T公司担任大区经理期间在客户中建立的良好关系,陆续与东北三省、山东、浙江、福建、天津、北京等地的客户达成了经销协议,成功地建立了属于Q公司的经销商网络,为产品推向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占用了原来T公司的人力资源:早在创立Q公司之前,D和X就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区域人选,并刻意和这些人选建立良好的关系,逐渐树立了威信。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马上和大家摊牌,利用区域职员对他们两人的信任,向大家灌输留在T公司将会远景黯淡的言论,诱使多名原来T公司的区域骨干跟随他们“揭竿而起”。这些区域骨干则带领手下的业务员、促销督导乃至促销员集体跳槽。销售队伍可谓一挥而就。
3、 有效利用了T公司的供给链:把掌管T公司供给链的一位成员争取到了新公司,于是在OEM工厂、包材供给商、原料供给商乃至物流系统方面等水到渠成。
4、 推向市场的初期占用了T公司的部分促销物资:在T公司老板尚未觉察的情况下,用其促销赠品推广Q品牌的产品,为Q品牌迅速打开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为刚刚成立的Q公司节省了大笔市场启动资金。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