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概念是有点泛滥的舶来品,固然在国外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国内——既便是正在“实践”的很多企业和正在研究的很多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本文禀着争叫总是越多越好的想法,愿再添一乱,为终极的共叫尽些许气力。
中国在进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后,企业内部关于对“人”的熟悉和治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几年,“人力资源”的概念被引进中国,无论是治理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对这一崭新的理念趋之若鹜。然而,当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概念刚刚开始接受的时候,“人力资本”又拍马而来。这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从字面上不轻易区别出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更不轻易作出伯仲优劣的判定。
事实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治理观念都是产生于美国的经济、治理学成果。与很多经济、治理学上的方法和概念一样,“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还没到终极区分出孰优孰劣的时候,甚至这可能根本就不成为一个题目。它们各有适用的环境,同时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区别的经济学解释及其意义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对于资源与资本的差异,可以从一个实例进手。
2000年北京出现了11次沙尘暴天气,科学家发现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内蒙古草原的沙化是根本原因之一。而草原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草原作为畜牧资源被过度利用而缺少养护。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打破“大锅饭”,转而采取类似于种植业“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不同的是,农民不仅得到了庄稼的产权,也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而牧民只得到了畜群的产权,牧场的产权(包括其中的使用权)则完全回“国家所有”。这样政策的导致牧民只在乎放牧的直接收益,而不考虑草场的“本钱”。换言之,草场对于牧民来说,只是可利用的资源(而非资本),草场的损益与牧民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牧民在决定是否扩大它的畜群的时候,只需要考虑边际收进是否大于每只羊的单位变动本钱即可,即当“边际收进>单位变动本钱”时,牧民就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事实正是如此,它的后果是草场的严重退化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有经济学家建议汲取农业的经验,把草场的使用权从国家下放到牧民,将草场从牧民“外部性”资源变为牧民的“内部性”资本。如此,在牧民的本钱支出中就会多出一个固定本钱(草场的本钱),牧民在计算他的投进产出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草场的损失的机会本钱和可持续发展题目,即只有当“边际收进>边际本钱(包括边际固定本钱) 机会本钱”的时候,他才会有扩大畜群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