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丑陋”的招聘:变“对立”为“对话”(2)

“丑陋”的招聘:变“对立”为“对话”(2)

发表日期:2010-03-11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我所在的企业能够从5年前的10多个人的袖珍IT企业,到了今天的200多人,这一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真是一帮踏实朴素的员工,凝聚在一起,造就了企业的今天。企业小的时候,不怕没有人来,现在企业大了,我更加理直气壮的用这个招数。

  HR,不要让美丽成为谎言。

  第二招:从企业内部的“残缺”找“补丁”

  企业要人才来做什么的?是来创造价值或者解决某种题目的。我们有时发现,HR为了找到一个好的人才或者适合的人才,苦心设计各种各样的口试题、技巧,有一大堆的表格、模型,可是结果,你还是发现招聘成功率很低。一方面,“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市场上各种应付口试的技巧应运而生,而且跳槽越多的职场老油条,越能在口试过程中花言巧辩,表现突出。最简单的,你现在还会在办公室门口放一个纸屑,然后等看看谁拾起来,你就招他吗?拾起来就是好员工吗?更多的人才是做大事不拘小节。固然“细节决定成败”,但是没有做大事的,你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另外一方面,就是你拷贝的那些大企业的口试模型表格题库,或者是你设计出来的那些,都是一种概括,他只能帮你做第一遍筛选。就如高考一样,只是用一种模式筛选某种智商高的人,但是不能筛选另外一个方面智商高的人,更不能筛选情商高的人。为何要概括出某种模型,而不直接把你企业存在的题目摆在他眼前?我在招聘中,就是这样倒过来招人:一次招项目开发职员,从简历看或者面谈情况或者经验和技术职称,A都比B要好,按照以前的方式,我会招A.但是,我们技术部做项目的,经常和客户打交道,客户的项目需求经常变化,有些题目很难解决。我们招聘的时候,就是直接把这些题目端出来,结果,B能够给出很好的解决之道,我们招聘了B,后来发现,以前招A那种模式进来的人不能解决的题目,用招B这种模式进来的人,题目都大部分得到改善。还有,你有没发现,有些人口试中“机智善辩,有良好的谈判能力和竞争欲看”,结果做销售成绩非常一般,而有些看上往表达能力很普通,甚至有些内向,但是,他却成为你公司销售精英呢?

  所以,招聘的时候,我们应该用逆反操纵方式,先找到企业不足的、残缺的一面,然后看看谁能解决这些题目,从企业内部的“残缺”找“补丁”,而不是从HR选人的能力——“口试”这个环节突破,不是从招聘环节先判定这个人综合怎么样。“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世事经常是这样:“逆”向,成就“正”果。

  第三招:招“自私”的人,让员工“自私”的工作。

  有些HR,仍然用老眼观看世界。例如,口试中稍微觉得求职者不谈集体,只谈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觉得他们可能没有良好的TEAMWORK.我看到的不少例子告诉我,在企业中表现得很好的人,往往就是那些为自己职业或者事业目标奋斗的人。何况,时代不同了,人力资源的群体,也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比如“80后”的一代,考虑题目的思维方式首先就是:做这件事,对我有没好处?假如你用“60年代”的标准:凡事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那么,你和你的企业,和他们存在的,就不仅仅是代沟,而是楚河汉界。事实上,市场经济中的大多数人,何曾不是“自私”的——为了进步自己的收进、地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来到企业的?把“有没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卡在口试这个环节上,能口试得出来吗?一个人是否能够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是到了你的企业后,机制和领导人的领导力决定的,否则,就不会有大批国企倒闭了。“自私”的人到了企业之后,我作为HR,也没有往灌输什么“为企业而奋斗”的理念,而是力图将企业的目标、利润,和他们个人的目标、愿看结合起来。我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每个人结合现在的工作,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全力以赴。事实上,只要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实现了,企业的业绩目标也实现了。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