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家 > 品牌战略 > 模仿战略:中国企业惟一出路!策划(2)

模仿战略:中国企业惟一出路!策划(2)

发表日期:2009-05-09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只有那些不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比如技术模仿,比如做法模仿,才是低成本的,但这种模仿是比较低层次的模仿,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获得一时的优势或缩小一时的差距。优秀的公司不会总在这种层次上学习的。

  《财经时报》:在创造性的模仿行业内,领先企业是否应当成为中国企业学习成长中不能跳跃的一课?

  姜汝祥:我们现在其实是在全方位地模仿西方优秀企业,这是一个不可跳跃的阶段,当年日本、韩国都曾经这样走过,只是中国更“立体化”一些,从最高水平的(学把握规律)到最低水平的(学外在形式)都有。

  成也模仿败也模仿

  《财经时报》:在中国的企业中,实施模仿战略的成功者,如当当网复制亚马逊,也有失败者。你认为中国企业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模仿战略?

  姜汝祥:当当网只是在复制亚马逊网上图书这一点上是模仿,其他都是创造而不是模仿,或者说,当当网根本模仿不了亚马逊,亚马逊成功的供应链管理与再造图书(比如引入一批高质量的书评),都是当当不具备的,这也是我不看好当当,反而看好携程网的原因。很简单,无所不在的携程网推销队伍已经构成了一个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但当当的优势我觉得比起携程网就容易被复制得多。

  这就是低层次模仿战略的结果,成功在于模仿别人,失败也在于被别人模仿。

  相反,像TCL模仿或学习三星,像联想当年模仿或学习HP,都是在规律意义上的模仿,学习对方对待消费者、学习对方如何通过内在变革重塑竞争优势。这种层次的模仿最后会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模式,甚至反过来超过老师,就像今天的三星超过了当年的标杆索尼一样。
----------------------------------
成功的模仿是一种自我创新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15:20 《财经时报》

  聪明的模仿就是一种标杆学习过程,首先要找到标杆成功的要素、指标,这里面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关键成功因素;另一个是关键绩效指标

  本报记者 窦毅

  中国有句古话——“追比圣贤”,相应的,在商业环境里也是这样,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是尾随着一大批模仿者。模仿产品者被称之为“假冒、抄袭”,而经营理念和管理上的模仿被尊为“学习”。而且有些学习还非常“过分”,在商业模式上基本照搬国外成功企业的战略经验。

  就相关问题,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北京宝利嘉营销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杨东龙,向《财经时报》讲述了他的“企业模仿战略观”。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