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管理方略 > 山寨夜场:永不冬眠的啤酒市场(3)

山寨夜场:永不冬眠的啤酒市场(3)

发表日期:2009-09-10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策划职员给出的名词解释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支音译过来叫做“木兰葡萄酒”的法国红酒。他们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布满了异国情调和淡淡的怀旧气味。而且“兰”字也多出现在一些洋品牌的中文音译中,如“白兰地”“兰蔻”等等。这一点正好暗合“山寨消费者”的崇洋心态。

  二是他们笃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说法。本世纪以来的短短数年间,继迪斯尼推出风靡全球的动画***《花木兰》后,2008年夏,梦工厂又精心打造出富含纯正中国元素的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通过这些好莱坞电影传遍整个世界。而花木兰刚强忠孝的巾帼女英雄形象无疑是其中最具符号意义的代表,其妇孺皆知的名字也为品牌的快速传播节约了很多口舌与时间。

  2007年,在美国热播了六季的《黑道家族》完美谢幕后,翌年,来自故事背景地的意大利就推出了弥漫着奢侈气味的同名葡萄酒“黑道家族”,并再次席卷西方时尚界。受此启发,加上了“之夜”后的木兰便多了分慵懒与妩媚,与夜场这个特殊的场所也就自然融为了一体。所以,这样一个交集了东西方文化符号的产品命名完全迎合了夜场消费者的品牌追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摇滚乐的先锋“魔岩三杰”曾经在香港有过差点儿掀翻红馆的火爆演出。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清楚的记得激动的歌迷冲上舞台将整瓶啤酒从头淋到脚的疯狂举动。固然此后不久,***不无伤感的慨叹:“***疯了,张楚死了,窦唯羽化了。”我们也许再也看不到“魔岩三杰”带给观众的那一幕幕血脉贲张的场面。但是,从来不缺乏娱乐精神的国人在彻夜不眠的娱乐夜场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快感和减压的阀门。

  啤酒的第一个交流对象是人的嘴巴,接下来才是舌头、味蕾等神经器官。唱歌同样先从嘴巴开始,尔后才传进人的耳膜、大脑。看似互不搭界的饮酒与唱歌,在夜场却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

  在酒吧或是夜总会欣赏演出时,由于有了酒精的刺激,便多了份儿飘飘欲仙的感觉。而在KTV飙歌假如少了酒精助兴,十之***会被人取笑为病猫。可面对KTV里有限的麦克风,兴之所至的消费者会显得无所适从。他们需要有一个东西充当替换品,以便随时融进到现场狂热的氛围中,而不是一个人窝在沙发里喝闷酒。于是,一种便于把握,造型酷似麦克风的木兰之夜啤酒瓶成了在酒精掩饰下狂野开释的消费者最好的发泄工具。

  唱歌的人轻易干渴,尤其是在酒精助威下放开喉咙的嘶喊更轻易让人口干。饮酒的人总希看自己是海量的,假如一瓶下往脸上就见了云彩,那会让人见笑的。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出进夜场的消费者口渴的题目,同时还要让他们一个个成为海量之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不影响啤酒口味的条件下把啤酒中的酒精含量降到最低。这样一来,啤酒就会多卖一些,厂商、经销商、夜场都会多赚一些,当然饮酒者也会显得更海量一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夜场老板的原话,听起来蛮有道理,木兰之夜啤酒也就照着做了。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