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浅谈企业分销渠道的治理

浅谈企业分销渠道的治理

发表日期:2009-09-14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在销售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市场的变幻莫测使厂家和商家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本文分析了我国分销渠道存在缺乏效任性、稳定性、厂商关系紧张以及渠道冲突严重的现状,提出了从建立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加强制造商的品牌能力建设、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产销战略同盟、加强有效的渠道控制等方面加强对企业分销渠道的治理。

  一、分销渠道的概念

  分销渠道的定义:目前对分销渠道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同一的说法。如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以为:“一条分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其取得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给分销渠道下的定义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代理商和经销商(批发和零售)的组织机构,通过这些组织,商品(产品和劳务)才得以上市行销”;Louis . W. Stern的《分销渠道》著作中,对分销渠道的定义为“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李先国先生以为: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由各中间环节联结而成的路径”。很显然,这些定义各有侧重,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分销渠道是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分销渠道的出发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综合以上概念,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定义:所谓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其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从生产者手中到消费者手重的途径,它包括生产者、中间商和用户。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一定的分销渠道才能在适当是时间、地点、以适当的价格供给给用户,从而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二、我国分销渠道的现状

  (一)分销渠道缺乏效率和稳定性

  我国的企业传统的分销渠道模式是“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 ***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经典层级分销模式,这种呈金字塔式分销模式渠道长,轻易削弱企业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各分销商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厂家和分销系统的整体利益。随着销售额的不断增长,企业对渠道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多层级的渠道结构降低了效率,无法形成有利的竞争价格,信息反馈严重滞后,造成政策不能及时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至今也不过20年,所以无论是营销渠道理论、渠道体系,还是渠道规模还是专业化程度,都还缺乏整体行,专业化的渠道企业发展缺乏稳定性,渠道企业自身没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