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于是我火速来到了M市。
赊欠留下的烂摊子
张君陪我看市场时,他一次次给我灌迷魂汤,说什么覆盖率高、营销团队同心协力、市场维护也很勤快等等。可我一直没露好脸色,其他市场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支持,人家为啥就能顺利启动市场?!
我首先见到的是M公司20多人的营销团队,他们都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过多年。一见面,牢骚话居多,很难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所以还是要到市场上走走。
随便走了几个街道,张君的说法没错,不但店店都有我们的产品,而且产品陈列、宣传张贴等都很规范,看来大家也比较卖力。
题目出在哪里?
我们来到一个酒店,生意很好。
我看到我们的产品被放在角落里,就问店主:“咦,这是什么啤酒?以前没见过呀!”
店主脸上带着一丝茫然:“一个新产品,我也忘了什么牌子了。”回话后他出于好奇,拿生产品看着标签才读生产品名字来。
可再问价格多少、是否有促销,店主都说不知道。最后他不耐烦了:“这是别人放在这里代销的,我什么都不知道,您要是来吃饭的,还是买平时喝的××吧!”
连续走访了几家,店主都不太了解产品,倾销积极性差,甚至听之任之。这时张君的脸上挂不住了,把他的业务经理叫来,一阵好骂。
很明显,都是赊销惹的祸。展货回款率能达到5%已经不错了!张君犯的是经验主义错误,由于他以前经销方便食品时,主要做商超渠道,有账期,拿不到现款。现在他卖啤酒,为了快速进步覆盖率,同样采取这种方式,对所有终端赊销,业务职员只负责展货,不管终端是否接受。用这种手法操纵,终端销售积极性很低,货款回收当然困难。
张君听到我的分析,恍然大悟。
我接着分析终端对新产品的顾虑:
第一,他会顾虑“卖不动怎么办”,而不是想着“能赚多少钱”,由于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保住本钱。
第二,他会担心后续服务怎么办?由于卖啤酒要回收瓶子,假如产品卖开了,一旦供给不上,终真个损失就大了。
第三,啤酒是微利产品,在终真个利润构成中份额很小,尽管厂家投进的力度很大,你张君也拿出了一些利润贴进来,可仅靠这种利润空间就指看终端会下大力气倾销,难!
而这些都是终端不愿现款进货的理由。而赊销省略了沟通、打消终端顾虑的过程,终端和新产品之间的纽带并没有形成,也就无法建成有效的销售网络。
听了我的分析,张君急切询问:有无补救措施?
我回答说:补救措施就是决不赊欠,赊欠出往的则马上将货款收回来。由于,只有终端花钱进货,才证实终端认可了该产品(值得投资),也才会将产品看成是自己的,卖力销售。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