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追问“人肉搜索”网络营销(2)

追问“人肉搜索”网络营销(2)

发表日期:2010-02-07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iPhoneGirl”背后的商机

  目前,“人肉搜索”已经屡见不鲜,众多商家看到了其中隐现的商机,并开始加以利用。这其中,百度推出的“百度知道”,新浪推出的“新浪爱问”,雅虎推出的“雅虎知识堂”,都是利用“人肉搜索引擎”的形式建立起来的。那么,除了“人肉搜索引擎”之外,“人肉搜索”又能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呢?

  2008年,一位ID为markm49uk的网友发帖称,自己是英国人,在当地买了一部全新的3G版iPhone手机后,发现手机内存有一位生产线上工作的“可爱小妹”的几张微笑照片。

  他将照片发到了一个苹果爱好者论坛macrumors.com上,这个帖子引起了国外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以为这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出于好奇拍摄的照片,但忘记删除了。

  消息传到国内,在大部分网站论坛都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些论坛甚至有网友发帖,号召对这个女孩进行“人肉搜索”。截至2008年9月3日,Google搜索引擎已有182万项符合“iPhoneGirl”的查询结果,百度的相关网页则有约90万篇。

  伴随着“最美iPhoneGirl”的流行,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产品销售量有了明显进步。同时,人肉搜索也使得为3G版iPhone手机提供代工生产的富士康公司的曝光率陡然上升,不断有关于号称揭秘富士康员工生活的帖子出现,有效地遏制了之前关于富士康公司为“血汗工厂”言论的进一步流传。

  随着该事件被关注度的进步,有人揭发这不过就是利用人肉搜索展开的一场网络营销事件。“iPhoneGirl”的始作俑者并非英国网友,而是美国人,他也并非是普通发热友,而是帖子首***坛的站长。一个流水线美丽女工的灿烂微笑,令苹果与富士康收益颇多,就在这一场对伊人身份的追踪之中,精明的商家得到了它们最想要的东西。

  如何操纵“人肉搜索”营销

  “iPhoneGirl”的成功究竟是一场“事件炒作”的胜利,还是“人肉搜索”模式操纵的胜利,这在业内一直存有争议。更多的人以为,这是一次利用“人肉搜索”进行的网络营销事件。

  那么,一向侧重于制造事件,引发病毒式传播的网络营销,如何才能与“人肉搜索”结合起来呢?这看似玄妙,实际操纵起来却并不算很难。

  首先,策划者会选择一个引人留意的点,引发大家的留意。这个点的选取是否恰当是炒作能否成功的关键。“人肉搜索”的根本立足点在于人,网络关系说到底实在就是网民之间的关系,只有大家对这个“人”产生了爱好,才愿意不辞辛劳地对其展开搜索。

  在这个“人”的选择上一定要极端,或者极美,或者极丑,还要具有强烈矛盾性。一个拍广告的美女并不稀奇,一个自卑的丑女也并不足怪,而一个当清洁工的美女或者是一个极度自恋的丑女的巨大反差性就很能吸引人的眼球,让人们禁不住产生想要进一步知道她背景的冲动。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