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旅游团购营销实操手册(2)

旅游团购营销实操手册(2)

发表日期:2010-02-08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要想与某团体用户产生团购,首先要与该单位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这一关系,可能来自领导人的亲朋好友或合作单位,也可以由专职的业务员到陌生单位往上门联络。建立团购客情关系非一日之功,现扎耳朵眼现上轿的成功概率非常低,一般要经过多次联络,才能做到从陌生人发展成为好朋友。第一次上门,一般要带着景区、旅行社的宣传资料和光盘视频,让客户对你的旅游品牌有个初步接触,做到面熟。以后再次登门造访,要随身带着点公司的小礼品,把景区的新卖点传达给客户,邀请对方企业(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经理等主管)参观做客,并把团购的价格和政策清楚的传达给客户领导。

  另一个因素是贸易利益,既包括客户单位的集体利益,也包括客户操纵人的个人利益。要参照竞争对手提供的价格和回扣等,制定本公司给客户的利益回报。首先,比公然价格(景区门票折扣、旅行社线路报价)低的采购价,是决策人为单位全体员工提供的贸易利益。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中国特色”——无利不图早,团购决策者(工会主席、党委书记、协会领导、妇联主任、人力资源经理)个人的利益自然少不了,要根据决策者的喜好投其所好(如何送礼?参照谭小芳的原创文章《旅游业务员,送礼不差钱》)。有时候大的单位,团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自然还有多个决策影响人,也要与他们处理好客情关系(比如私营企业,很多老板的亲戚和亲信会有影响)。

  除保证决策人的个人利益外,要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说白了,就是旅游团队实惠,质量稳定。要记住,旅游团购工作的对象不是单位,是活生生的人。旅行社、景区团购业务职员除为决策人进行保密外,还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众多细节。在一般人眼里,团体采购是一个肥差,不可能不吃回扣(谭小芳在多家旅行社访谈、培训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服务质量很好,很多单位团队也会在合作的三、四年中换一下合作伙伴,由于决策人不想让同事以为他在吃回扣)。所以,我们说团购决策人在选择旅游企业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安全,恐怕落下吃回扣的恶名。因此,要让单位里的同事都清楚,选择该品牌是明智的选择,选择该品牌的理由可能是价格便宜、品质放心,也可能是名气大等原因(而尽非和该旅行社有啥猫腻的原因)。

  目前来说,旅***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团购的熟悉还停留在吃吃喝喝上,以为搞定关键人物就可以了,殊不知这种方式风险很大,而且公关用度也并不低。而且,到第二年节日、假期时,一切公关还得从头来,营销本钱又上往了。谭小芳就碰到一个案例: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