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就想写些东西,困扰着我九十多个日昼夜夜的题目。我一直想以一种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情感总是无意间显露出来。于是放弃了论文的方式,选择了散文。
预备进行绩效考核方案和薪酬改革方案时,想破了脑袋总是想不出好的方法。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现状呢?当题目慢慢被解开的时候,吓出一身冷汗。自己并不想承认这样的现实,不想说。当小宗兴高采烈地将绩效考核方案给我看时,我说了两句话:我们都在想绩效考核怎样适应公司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公司能不能适应绩效考核的要求。假如你真的要写方案,等看完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后再写。
绩效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改变,从本质上说是利益分配的改变,是真正的改革。我没有经历过改革,但是当初报纸上特地夸大的朱镕基在看商鞅变法时泪流满面的情景这几天总在我脑海里浮现。光从理论上看,我就看不出我们公司现在具备了实施绩效考评和薪酬改革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薪酬改革方案制定后,注定了要就成为一只替罪羊,这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宿命。当替罪羊是无法选择的,但是,要成为商鞅还是戊戌六君子,我们可以选择。历史,已经将我们的结果写在史册上了。
一、商鞅——让伟人落泪的悲剧英雄
起商鞅变法,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上学的时候只是背诵他的改革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答应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战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战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史治理。
我们没有太多往渲染在措施背后的故事,往体会变革的辛酸。当商鞅的改革措施提出来时,损害了贵族的利益,由于他们无法世袭爵位(无法凭关系在朝中做事)。贵族群起反对。秦孝公不顾众人反对,全力支持商鞅。变法推行,为了挑衅,太子的老师(在当时至少也是高管级别的人物)让太子往做违反变法的事情,破坏变法,又污蔑商鞅的措施不行。秦孝公一怒之下,割掉了太子老师的鼻子。众人恐惧,变法得以推行,秦国大治。
商鞅终于被后来成为天子的太子杀死了,五马分尸,一代改革先驱者就这样以自己的悲壮向后来的改革者诉说着改革的残忍。但是,商鞅的改革措施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被废除,他的措施被秦国的国君一代代推行下往,直至同一了中国。而商鞅变法也随着秦国的同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改革案例。
商鞅的命运遭人同情,但他究竟在历史上是以成功者的身份享受着后人的景仰。看看一千多年后清朝的戊戌变法,改革者又多了几分惆怅。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