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戊戌六君子——血泪的改革
戊戌变法,是光绪天子在康、梁的帮助下推行的,改革措施先进: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练习新式军队等等。但是改革在坚持了一百一十天后,随着光绪帝被软禁,康、梁逃到国外,以“综观国外,改革必要付出鲜血,然中国尚未有之,今从嗣同始”的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场,戊戌变法也就宣告失败了。
不管成功与否,中国的改革史布满鲜血。当人们在谈论人力资源部大权独揽的时候,我从历史和很多人力资源总监的传记中看出了无奈:人力资源部经常扮演着替罪羊的角色。但是商鞅和戊戌六君子的命运又有所不同,他们的故事留为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和经验。他们的生命已经将我们改革的后果告诉我们了:
1、改革需要实权人物支持,从始至终,一无反顾的支持。这点中包含两个意思:首先支持变法的应该是实权人物,一把手,除此外其他人不行。从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持变法的虽都是天子,可两 ***力全然不同。商鞅变法时,国君是一把手,把握最高权力,国君同意,就没人能反抗;在戊戌变法时,大权并不把握在光绪帝手中,而在于慈禧太后手中,即使变法的是光绪帝,但慈禧太后不答应,变法就失败了。实权一把手的支持是变法的关键。其次是从始至终,一无反顾的支持。变法过程是新旧气力斗争的过程,通常是旧的势力占上风,变革的阻力就不用说了。假如第一把手不能顶住压力,那改革必然失败,而失败者必然要承担责任,人力资源部当然要首当其冲。从我们公司的目前看,缺乏这样的支持力度。从人力资源部处于二级科室的地位就可以很轻易得出高管并不重视人力资源,即使是口头上说了,也不会达到全力支持的程度(这是国有企业的体制题目,根本就无法改变的,除了出现张瑞敏那样有魄力的领导)。缺少全力支持,不管人力资源部做什么,怎么做,终极结果还是失败,当替罪羊。
2、除了领导的支持,改革还需要条件,非常苛刻的条件。假如条件不成熟,即使领导支持也不会取得好的结果。比如薪酬改革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要求公平,薪酬改革要能达到员工的心理价值。
从公司的现状来看,考核的结果根本无法公平起来。首先,公司的结构混乱,部分间职责不分。经常出现部分间互相扯皮,互相牵制的现象。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的现象经常在发生,分不清谁对谁错。生产部分经常以资金不到位为借口,工期拖延是资金题目还是生产安排题目也分不清楚。倘若真是资金题目,那这个责任由谁来负,也不清楚。这种事在公司不断发生,终极也找不出责任人,如何考评?大家只要一句资金不到位,就可以都摆脱责任了。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