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商品社会里,传媒的眼球无疑都抛给了大企业、大公司,其兴之时追捧其成功之道,其衰之时解析其教训之痛。舞台就那么一个,“领袖级”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人影绰绰不绝。而在笔者十余年的记者生涯中,却始终难忘两个小人物,他们的小生意里有着货真价实的营销之道,就像一粒金沙,闪烁着和金砖同样的光泽。
生意有大小之别,而生意人却似乎不宜以生意之大小而分出大小。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投向更宽泛的范围,以免遗珠之憾。那些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大腕们必定功力非凡,但另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宝刀常常散落于民间。
不怕吃亏,
也许是生意人最大的本钱
最初,是洛阳郊县一个姓任的老汉,带着几个儿子,离开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外出闯世界。这是1989年,改革开放给所有人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几条汉子一闯就到了西安,他们在这里获得一个机会,承包了一个冰棍厂。
说是一个厂,其实只有一台制冰机,外加两间兼作操作间、售货间、起居室的门面房。
一天,这家人匆匆忙忙从银行取款回来,觉得钱袋沉甸甸的不对劲儿,打开仔细一数,吓了一大跳──整整多了1000元。要知道,他们的冰棍批发价一支才卖两分钱,这天上掉下来的1000元,他们不知操劳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赚得。
不过,这家人没有被迷住心窍,他们以庄稼人的本份和操守,把多出来的1000元钱送还了银行。
我见到任家老三是1999年,那时,他们的冰棍厂已经“玩大了”。回忆起那1000元钱,任家老三说:“生意场上,一时的得失并不重要,生意人的德性最重要。我相信,不单是天道酬勤,老天爷也不会亏负有良心、好德性的人。”
我不迷信“老天爷”,但我相信他说的关于商德的因果报应。因为,他们后来的发达,正是以送还1000元钱这件事为契机的。
这家人的小本生意惨淡经营,那年夏天终于难以为继。一家人抱头蹲在一起想办法,一筹莫展。忽然,有人说:“咱还过银行1000元钱,还钱的时候他们感激得很,现在咱们维持不下去了,为啥不能找他们贷点款呢?”
一个破破烂烂的小作坊,没有担保,却想得到银行的贷款,谈何容易。但是,当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那家银行时,却受到了隆重欢迎。想贷款?数目不大嘛!没问题!不仅仅是出于对他们的感激,更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白送”1000元他们都主动还回来了,给他们贷点款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于是,他们从银行获得了5000元贷款,而且用这笔钱全部买了白糖囤集起来。有了充足的原料,制冰机又欢快地叫起来,他们的小厂得到了拯救。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