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厂商关系有三种:***、情人和夫妻。
***是赤******买卖关系,不足取之;对部分经销商,可以保持友好合作的“情人式”关系;而对某些特定的经销商,则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致力于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经销商治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夫妻式”利益共同体和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稳固和发展。
怎样让经销商“天下回心”呢?
首先来分析经销商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
第一层次需求是基本需求,是产品利润空间、产品特异性,是产品经销的原始动机。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是市场保护及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保证长期稳定获得利润。
第三层次是回属需求:希看获得企业回属感,获得重视地位。
第四层次的尊重需求。获得精神层面的尊重。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希看自我成长、持续成功。
因此,维护经销商的合作热情和忠诚度,可概括为“让利、交情、传道”。
让利:设立激励机制
对经销商的激励可分为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
所谓直接激励,就是给予经销商物质激励。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手段。对于经销商治理而言,物质激励可以理解为利润刺激,即要保证经销商获得适当的经济利益,以鼓励其积极销售厂家的产品。
但在考核指标设计时,要留意软指标的运用,如奖励和产品的展货率、进店率、卖场陈列组合、展货速度、配合促销等软指标挂钩。
形式如下。
a返利:
返利是一个延续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治理政策,所以决策失误对厂商和渠道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返利政策的公道制定至关重要。在制定返利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如下因素:
(1)返利标准。要分清品种、数目、次级、返利额度。一定要参考竞争对手的情况,考虑到现实性,并防止抛售、倒货等现象的出现。
(2)返利形式。分为数目性返利和功能性返利两种。前者是指针对销量约定设置一定比例,滞后兑现(现金或实物)的一种返利方式;后者则返利不与销量挂钩,只是用来鼓励代理商发挥渠道职能的方式,主要通过考核产品的终端覆盖、渠道拓展、渠道促通,间接做到对销量的考核,使部分数目性返利的缺陷被规避,并从长远保证了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3)返利时间。是月返、季返还是年返,应根据产品特性、货物流转周期而定。在返利兑现的时间内完成返利结算,否则时间一长,搞成“糊涂账”,对双方都不利。
(4)返利附属条件。
为了让返利这种形式促进销售,而不是相反(如倒货),一定要加上一些附属条件,比如严禁跨区域销售、严禁擅自降价、严禁拖欠货款等,一经发现,取消返利。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