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中国传统艺术诸门类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选择了“鼓文化”。理由如下:
1、文化支点。
“鼓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文化内蕴极其深厚。甲骨文中“其将王鼓”、“其震鼓”,《周礼》中“救日月则诏王鼓”的历史记载,显示出早在中华文明的滥觞期,就有震鼓“声闻于上”的祭礼。
千百年来,“鼓文化”上至天神祭祀,下到农耕军旅,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然而,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当我们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重新审视“鼓文化”,却发现它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在主流文化层面,它已经被边缘化。
由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支点”——用正在失落的“鼓文化”,来撬动一种文艺现象。让散落民间的优秀鼓队和鼓手,在全国媒体的聚焦下,竞逐“中华鼓王”,重新焕发这一古老艺术的迷人风采。
2、形式美感。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媒介宣传,大型文化活动都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通俗地讲,就是要好看。
“鼓文化”这一艺术形式,极具观赏性。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来看,鼓舞结合,古已有之。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动人诗句:“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更是写尽了胡旋女“人间物类无可比”的风姿。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它们或阳刚、或优美,或威风凛凛,或灵动轻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它传达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
3、激情体验。
一个好的活动创意,应能引爆激情,直达人心。而撼人心魄的鼓声,就是一个绝好的激情引爆点。它会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鼓声为什么会给人如此强烈的震撼?因为它是一种心跳。是生命的脉动。是原初的音乐。《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曾留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纯美诗句。在黑非洲,它被称为传统音乐之魂。
运筹——集约资源
大型文化活动的执行,需有严密的计划和配套的市场跟进措施,这是常识。活动再大,也是由一个个细节串成的。细节决定着执行的效果。
但是,矛盾之处在于,事前的计划再周密,终究是个主观的东西。计划越细,执行越失去弹性。而活动一旦“做大”,不可预测的因素非常之多。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