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要治理理念的出现,将带来治理上的一场革命,平衡计分卡就是这样的一种理念。3mN
一、从19世纪初开始,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地域不断拓展,至19世纪末,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和贸易的治理者根据各自行业的经营特点先后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衡量指标,用于激励和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20世纪初,多元化经营和分权化治理为绩效评价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机会。早在1903年,杜邦炸药公司就开始使用“投资报酬率”法来评价公司绩效,将绩效评价的对象从内部生产效率扩展到企业整体绩效。后来,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Donaldson Brown)将投资报酬率法发展成为一个评价各个部分绩效的手段。布朗建立了杜邦公式,即,投资报酬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并发明了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杜邦系统图”。根据杜邦公式和杜邦系统图,投资报酬率指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应的猜测和控制方法被建立起来用以规划和协调各个分部的经营活动。1923年,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小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提出的分权治理就是利用了布朗的理论。杜邦分析系统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奠定了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的统治地位。会计数据易于获取、可比性强等特点也使得财务指标更具可操纵性。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来自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和各种规范越来越多,这些要求使企业将越来越多的留意力集中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上。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3mN
二、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产生于产业时代,主要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且是随着会计信息的表露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立足于事后评价,关注企业自身状况,重视表面可见的短期绩效,并且以财务指标为主。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曾为企业“外部人”的相关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企业“内部人”的经营治理也有一定的鉴戒作用。但是,面对现代企业治理新兴的治理模式和治理观念,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显得力不从心。它在设计思路、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上都过于陈旧,在评价的广度、深度和远度上都过于局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治理的需要。财务评价指标的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mN
〉〉环节单一。企业的运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治理也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循环。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仅仅作为企业会计期末的分析和总结,停留在单一的事后治理环节,远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利于对企业运营的实时监控和及时调整。为现代企业治理服务的绩效评价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缩短相关指标的呈报周期(逐日、每星期、每月、每季度或每半年呈报),进步评价信息在企业治理中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并且,企业绩效评价还应当突破人为会计期间的限制,站在战略的高度,与战略治理的动态循环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传统绩效评价在评价环节上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其在现代企业治理中的作用。3mN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