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厂商对决 谁是输家?(2)

厂商对决 谁是输家?(2)

发表日期:2010-01-23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冠军科技公司是西川地区一家有名的民营企业团体,从建材行业起家以后便开始了多元化的进程。西川仁和县有一家濒临破产的碳氨生产厂,年产碳氨近6万吨,产品在当地很有市场,质量也有保证,只是由于体制的原因经营不善,缺乏活动资金,走到了被出售的边沿。冠军科技公司看好碳氨在当地的市场远景,斥巨资将其收购,生产的冠军牌碳氨畅销西川地区,随后冠军科技公司一鼓作气,又收购了邻近的年产4万吨的另一家碳氨厂,两厂的总产量近11万吨,一跃成为西川碳氨产量最大的厂家。

  一家是区域内的农资行业龙头,一家是区域内的碳氨生产翘楚,应该说两家的合作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双方都对对方小心翼翼。西川公司有三大顾虑,一是怀疑对方的信用,在行业内关于碳氨厂不讲信用,特别是在旺季提不到货,乱涨价,价格不按合同执行等在西川地区的经销商中说法不少,西川公司怕吃不到羊肉反惹一身骚;第二个顾虑便是与自己的运作思路有关,西川公司目前已经与一家名为乐信的碳氨厂有业务合作关系,固然该厂间隔西川较远,送货运费较高,产品在西川区域也不是主打产品,旺季来临时货源明显供给不足,但西川公司深知做为商家最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道理,不想得罪乐信厂,对于如何处理好冠军科技公司与乐信厂的关系举棋不定。三是西川公司对冠军公司对经销其碳氨的大小经销商不拉开价差的销售政策极为不满,按照西川公司的思路,做这个产品就是要赚钱,假如总代理和二级、 ***批发商享受的价格相同,那还怎么赚钱呢?对于冠军公司来说也有顾虑,一是在冠军公司收购碳氨厂的同时西川公司也向公司总部反映了仁和县碳氨厂待出售的情况,并建议总部斥资将其收购,只是当时九天公司把主要精力投进到自建复合肥厂才没有对仁和县碳氨厂下手。做为曾经的潜伏竞争对手,冠军公司对九天公司的资本运作怀有忌惮,在心中对这个农资恐龙有了提防。二是冠军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做西川地区的碳氨老大,对于乐信进进自己的领地早已心怀不满,对乐信公司与西川公司的眉来眼往更是耿耿于怀。三是冠军公司深谙“客大欺店”之理,担心一旦被西川公司把经营权抓在手里,以其整体实力的强势,渠道一旦被其掌控,那么今后这块市场到底姓谁都还是一个题目。

  九天公司总部“大采购”的指令促成了双方走到了一起。按照西川公司李经理的思路:10万吨销量是硬指标,完不成指标个人利益要受损,这显然要比上面的顾虑要现实的多,另外从经营角度说,冠军公司年产11万吨,到西川的运费要25—30元/吨,乐信厂年产只有5万吨,到西川的运费却要45—50元/吨,显然做为供给商冠军公司更符合九天公司“大采购、大销售”的运作思路,冠军碳氨运作的好效益不菲,工作上也是一个亮点。西川公司要发展,个人要发展,必须要迈过这个坎。于是,李经理向冠军公司摇起了合作的橄榄枝。冠军公司此时也处于矛盾之中,一下吞并两个厂付出了巨额的现金,碳氨市场始终不温不火,销售不畅库存增大,缺乏有资金实力的大经销商分销,货款回收缓慢。张总做梦都在想的是有一个大经销商把货款打进来,把堆满仓库的碳氨拉走,企业好得到喘息,然而举目四看,除了西川公司,这样的合作伙伴还真难找,在胀库的和对资金的需求双重压力之下,冠军公司张总决定接受西川公司李经理抛过来的绣球。于是,两个公司就像一对曾经相互怀疑、猜测的男女,为了个人的目的,在短暂的了解之后,试摸索探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然,正是这种没有感情基础、功利指向太强的“婚姻”,为今后双方的“婚变”留下了伏笔。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