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述几个回合,两个公司都对对方抱有深深的戒心,但现实的情况是暂时又丢不起对方,双方只有维持表面的和平。只是在暗中都在做防御对方的工作。随着销售淡季的到来,冠军公司的碳氨库存已经相当严重,李经理通过询问拉碳氨的驾驶员,得知冠军公司“院坝里都堆满了货”。盘算着要杀冠军的价格一刀,吃一批低价货源。就在这时,张总打来电话提出现在是淡季,西川这个总代理能否以350元/吨的价格预定几千吨,并且保证,以他做碳氨多年的经验,在这个价位储货保证赚钱。假如这次定了货,赚钱的旺季保证西川的货源。李经理一直对总代理名不副实和上次的事极为不满,同时也想趁机再杀一下对方抄个最低价,就还了一个320元/吨的价格。当然,李经理自己也以为这是个对方不可能接受的价格。果然,张总对李经理的杀价相当不满,以为这是“趁火打劫”,李经理反驳张总“不懂销售”。于是,两家重新开始冷战。冠军公司以西川公司淡季不来提货,销量做不上往为由,明目张胆的向西川区域内其他经销商报价,供货。李经理这时早已经对总代理这块牌子和冠军公司失往了信心,表面上也不说分歧作,暗地里却大力倾销乐信碳氨,乐信碳氨这时也很不好走,对李经理这种大买主自然给予种种优惠。为了走量,李经理暗中以其他经销商的名义组织了一批货源投放到冠军直销仁和县区域的几个核心乡镇,杀得几个经销冠军碳氨的经销商叫苦连天。张总给李经理打电话怒斥再如此就要断西川公司的货,李经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说这批货是乐信的经销商窜过来的,与西川无关。张总明知这是在报复,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艰难的淡季终于即将过往,大春用肥旺季逐渐来临了。李经理看着仓库中日渐减少的库存和越来越多前来询价的经销商,盘算着是否该进点货了。这时冠军公司的碳氨价格在经历探底330元/吨的最低价后,又缓慢地涨到350元/吨。李经理暗自后悔在330元/吨没有抄底。就在这时,碳氨价格忽然爆发井喷行情。本地一家碳氨厂停产检验,在没有产量的情况下将本厂碳氨价格虚报到400元/吨。一大批持币待购的经销商再也忍不住,纷纷追涨杀进。加之大春用肥旺季提前来临,农户开始购肥,渠道库存锐减,经销商纷纷动手囤货。李经理眼看市场启动,恨只恨没有算准行情,更没有提前备货。他分析,旺季来临,碳氨市场必然出现价格猛涨,销量上升的状况。但自己一点货都没有存,必须赶紧到厂家抓货,否则,用肥季节一过说什么都完了。果然,碳氨市场一旺,厂商关系顿时发生逆转,李经理向乐信公司要货,乐信公司说现在本区域的经销商都难于满足,西川公司的货源无法保证。走投无路,李经理只好硬着头皮求张总,但张总再也不像淡季那样好找,电话也不易买通了。对于西川这个“总代理”,冠军公司也并非不供货,但在价格上是一日三涨,而且每次都要求西川提前打款才发货,价格也是按照涨价后价格结算。这样操纵的后果是西川公司很难对下级经销商报价,比如冠军公司报价380元/吨,西川加5元对下级经销商报价385元/吨,商家还没有提货,冠军又通知结算价格上调到390元/吨,西川公司按照385元/吨销售还亏损5元/吨。李经理想把亏损转移到下级经销商身上,又担心好不轻易开发的客户资源可能流失,想和冠军公司闹翻,又怕被断货。现在行情变了,原来是“客大欺店“,现在转为“店大欺客”,冠军公司假如真的断了西川公司的货,不仅今年10万吨的销售指标难以完成,前段时间依靠“超低价”好不轻易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人气顿时就要烟消云散。时至本日,不知李经理想过没有,假如他的眼光长远一点,假如他不是念念不忘抄厂家的“最低价”,假如在冠军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伸出援助之手,那么现在该是一种什么局面?假如商家只是把供给商看着一种利用工具和交易对象,而不是利用自身独特的上风资源共同把市场做大,实现竞合和共赢,厂商之间的这种彼此伤害便不会终止,商家也会被市场所报复,究竟,市场变幻无测,没有任何商家能够保证每一次都正确的踏准市场节拍。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