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脑海里,华为品牌意味着什么?”在记者着手做华为选题前,曾对十几位资深企业营销人和咨询界人士进行过随机访谈。“技术。”几乎众口一词。“还能联想到什么?譬如它的营销?”记者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这一下颇让他们犯难了:“华为的营销?了解得不多。除了做关系,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华为品牌力=技术 关系营销”,公式成立吗?一位与华为走得很近的营销顾问告诉记者,最近华为又一次性购买了10辆豪华轿车,其中7辆奔驰,3辆沃尔沃,“主要用来接待外国政要和客户。”
自2004年9月记者前往华为采访开始,又经过了差不多1个月时间的沉淀和补充,我们理解的华为营销攻伐之道渐渐浮出水面。虽然华为总裁任正非“国际化营销拒绝机会主义”言犹在耳,但对华为磕磕绊绊走过的国际化道路,如果不能“做”而论道昭示后来者,就必然会有更多的“机会主义分子”之类的中国企业倒毙在“想当然”的国际化道路上。而这些中国企业,在倒毙之前,却是吸吮过本土市场很多“机会主义”甘露,又做惯了“山大王”的。
可以没有“菲利浦·科特勒路”
即使没有2003年春天思科对华为的那桩著名的专利侵权诉讼案,华为对技术研发的重视,譬如在资源投入方面的不同凡响,也早已从其他渠道公诸于世。但是数字毕竟是抽象的,譬如,华为每年营业额的10%用于研发投入,最近3年每年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30亿元以上,2003年在美国、欧洲申请200多件专利,等等,除了说明华为的“偏执”魄力了得之外,但要唤起人们对华为的普遍尊敬,却作用不大。
但是一旦走进华为,那种数字的疏离感将很快消失──十几年来,无论对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客户和政要,华为都在沿用“请进来”的招数尝试建立品牌美誉度。
这一切首先得益于华为厂区内,那些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路标的出现,先是“张衡路”,然后“稼先路”、“隆平路”、“贝尔大道”、“居里夫人路”,很显然,区区数人,却足以代表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了─在这个商人远比科学家荣耀的时代,华为此举难道仅仅是彰显企业执着于“技术导向”吗?路标挂在高而肃穆的电线杆上,而华为作为一家企业的境界却似乎扎根在有着巨大人文内涵的厚土中。
有了这些路标“指引”,华为的业绩才越发生动。在屈指可数的“中国模范生”企业里,2003年,华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在31亿元以上,与联想、TCL和中兴通讯(华为的本土最大对手)的研发费用相加之和相差无几;而华为的利润是38多亿元,与中国电子企业前三强海尔(14.5亿)、联想(12.3亿)和TCL(14.2亿)的利润之和也相差无几。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