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下子达到这个高度很难,但假如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文化没有这样的治理假设,那么知识治理只会有“形”、有点“意”,但永远达不到“神”的高度,就像某些二、三流画家画的画一样,永远达不到一流画家的水平。uge
记者:在世界经济危机这个大环境下,您对上了知识治理的企业和没上知识治理的企业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吗?uge
夏敬华: 我觉得对于上了知识治理的企业,首先应该感到欣慰,由于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更考验一个企业的内功,知识治理正是这样一门内家功夫。但同时这些企业,也 需要自己审阅一下,用知识治理的术语就是事后回顾(AAR)一下,看目前知识治理还存在什么题目,有什么样新需求,从而形成知识治理的PDCA循环。uge
那些没有上知识治理的企业,并不一定马上就非要知识治理不可。首先还是要往找到自己经营和治理上的痛点,比如老客户经营和服务方面、市场拓展方面、产品创新方面以及人才流失或成长方面存在什么题目,而这些题目的解决之道可能正是需要知识治理来支撑的uge
所以,题目导向、目标指引永远是知识治理的生存之道,解决不了企业题目、支撑不了企业目标的知识治理是没有生命力的。uge
记者:您作为一个知识治理方面的专家,能猜测一下未来知识治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吗?uge
夏敬华: 知识治理本身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知识治理研究研究和实践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uge
第一就是KM和企业战略目标体系(BSC)融合的题目,现在国外很多企业提出知识积分卡的概念,通过知识积分卡和平衡积分卡往关联,实现知识治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支撑。uge
二是知识型工作模式的分析方法,传统的岗位分析可能对岗位的知识型工作特点关注得很少,怎么样分析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的知识型的工作模式,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治理机制、治理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向。uge
三是知识治理怎样向创新治理、向智力资本治理方向往发展,现有的知识治理关注企业记忆力的打造,在企业有记忆力的基础上可能有更强的学习力、创新力,怎么样从知识治理走向创新治理、智力资本治理,是值得关注的方向。uge
第四就是门户整合导向的知识治理应用,不仅仅关注文档和人,更夸大跨系统的数据整合,以人为导向的门户应用。uge
第五就是Web2.0式的知识治理应用,更关注每个个体,以人为本的知识治理应用模式。uge
CIO时代网:请您先容一下从事知识治理领域研究与实践最大的感慨是什么?uge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