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民营企业里,创业时期,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绩效考核。老板说了算。唯一的观念就是生产队时期的工分、农村承包制时期的多劳多得、村委会的投票、分土地时的抓阄等土办法。某些人有早期国有企业里的年度考评、***评议等印象。还有电视里看到的选秀节目,如往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等。
经验
乡镇民营企业多数是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
蓝领工人始终占尽大多数,白领工人占少数。比如一亩与三分地的关系。人多势众,经验往往以东风压倒西风的尽对上风,盖过理论的重要性。简单,快速,灵活,是比复杂、全面、系统更有市场,更能博取掌声的做法。
占据关键职位的人物,以家族成员为多,而且过往也从一线摸爬滚打,以经验丰富作为资本。对陆陆续续从社会招聘的职员,采取使用但不重用的手段,对忽然引进的空降兵,采取隔离,冷漠或仇视的态度。
当过往的经验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引进新鲜事物时,如何平衡经验与理论,一方面肯定经验的重要性,一方面让大家知道新工具和方***的重要性,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新的方法如何逐步克服经验和习惯,以及老员工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是乡镇民营企业实施绩效治理的第二个限制。
利益
乡镇民营企业的变革和引进空降兵,很少是未雨绸缪,通常是出现了创业元老利益纷争和帮派林立,老板疲于应付,又束手无策,才想到借助外来势力,来化解矛盾并企图建立新的平衡。可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一定有冲突的出现,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改革一定会有牺牲。就象谭嗣同自己知道,革命一定要流血,第一批加进民营企业做改革的往往没有好下场。
老板对空降兵的期看,一定有与人事变动、薪酬分配有关的要求。绩效治理的实施很可能在早期是利益分割的手段。改革派与被改革派的博弈,导致绩效治理实施处于风口浪尖而陷于失败。
这是在乡镇民营企业做绩效治理实施在政治方面的第三个限制。
基础
只要有业务,就会有流程,但是流程往往是粗放和自发的。公司不管大小,也一定会有制度,但是制度往往是粗放和随意的。游击队向正规部队的转变,出现的就是基础的缺乏。没有目标治理,没有职位分析,没有数据采集。而老板往往急功近利,要求短平快,又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量化,用数据说话,是在乡镇民营企业实施绩效治理的第四个限制。
所以,在乡镇民营企业实施绩效治理,要清醒地熟悉到存在的限制,然后尽可能地往创造条件。铁人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乡镇民营企业绩效治理的实施,就是在有条件情况下的实施。充分创造各种条件,才能进步存活率,包括项目和个人的存活机会。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