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预谋中秋节——112天造就“美龄”品牌

预谋中秋节——112天造就“美龄”品牌

发表日期:2009-09-20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谁能想到,2001年山东的中秋市场,“美龄”月饼和“美龄桂花酒”的组合会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主角?

  谁能想到,在月饼这一传统产品的领域里,营销会被演绎的如此出色?

  谁能想到,“美龄”能在112天的时间里,迅速走红,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一个品牌?

  谁能想到,就在各大月饼品牌都被“南京冠生园事件”所累,市场大面积缩水的情况下,“美龄”品牌形象未受损伤,反而得到一次大幅度的提升?

  谁又能想到,“美龄”的一举一动,竟都被新闻记者、营销专家、高校学者所关注,他们称之为“美龄现象”,并加以研究。

  作为美龄品牌规划与市场推广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笔者在中秋商战的硝烟散尽之后,再往返顾这一进程,为的是冷静地总结美龄的营销实战的思路,客观地分析美龄的成功之道。

  出乎意料的决策:进军中秋市场

  提到美龄,首先要提及美龄品牌的拥有者-----济南凌志人营销有限公司,以及它的掌门人李海亭总经理。

  凌志人公司是山东省较为著名的一家专业营销公司,多年来以商务代理为主,有一套遍布山东全省17个地级市的营销网络,操纵的保健品、服装、医疗器械等产品均在市场上有不俗的业绩,很多产品的销售业绩在全国各省级市场中名列前茅,在广大消费者中,凌志人公司也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固然身为营销公司,但李总却目光长远,将打造自主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

  经过考察和论证,李总在2001年作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策,利用自主品牌,采用OEM方式,生产月饼和酒水,进军中秋节市场。

  一向稳健的李总此举让人惊奇:月饼历来被业内人士以为是最难做的产品,销售周期极短,大多集中在中秋节前一周之内;风险极高,产量无法正确猜测,过了八月十五就一钱不值,很多有实力的厂家因此而大伤元气;竞争极其激烈,由于月饼独特的节庆特征和礼品用途,其利润空间较大,因此品牌众多,现有品牌尚不能自保,后来者跻身于此谈何轻易,这使得专业营销公司视之为雷区而不敢涉足。

  但李海亭总经理却有着另一番见解:中秋月饼市场看似热闹,但由于竞争激烈,“你方唱罢我登声”,致使真正的强势品牌较少。大多数产品为食品厂家自已生产,自己组织销售,没有专业营销公司的参与,致使缺乏良好的市场运作而失往了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机缘。由于中秋月饼市场上的产品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组合策略,文化内涵不足,缺乏消费者也由于选择不到合适的中秋礼品而苦恼。所以说,看似十分饱和、竞争激烈的中秋市场,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假如导进全新的营销理念,加以精心策划,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