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营销 > 营销实务 > 预谋中秋节——112天造就“美龄”品牌(10)

预谋中秋节——112天造就“美龄”品牌(10)

发表日期:2009-09-20 | 来源 :未知 | 点击数: 次 收听:
 
article_gg18

  二是广告投放尽可能地“借力发力”,与社会热门相结合,与营销事件相结合,增强广告的冲击力与实际到达率。如与申奥相结合的活动广告,与“冠生园事件”相结合的整版软文等,都引起了普遍关注,并留下了深刻记忆。

  三是注重广告的立体攻势,并做到形势多样,相互配合。美龄没有投进电视广告,一方面为节省资金,另一方面作为新品牌电视广告无法将产品品质、文化内涵及营销方案阐述清楚。除了注重报媒之外,对大家忽视的广播电台,我们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选择了在山东最具上升势头的省电台交通频道,用天天24次整点广告贯串销售期始终,并独具匠心,策划了每周两期、每期30分钟的专题节目《来自美龄的问候》。该节目极力避免贸易味道,而是通过对中秋文化的阐述,渗透性地先容了美龄月饼、美龄桂花酒的品质与文化内涵,通过趣性横生有互动式游戏,做到了寓“广”于乐。一时间,该节目竟成为了热门节目,参与热线热得烫手。美龄的多项品牌要素得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到位。另外,贸易信函、车体、户外横幅等广告形式也都被我们以创新的方式予以使用。

  精心策划的媒体策略是决定市场推广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企业投进产出比是否公道的重要一环,美龄的推广得益于此。

  解读:专家评说美龄现象

  美龄从上市伊始就引起了新闻界、业内人士及营销专家、学者的关注,它的独树一帜的“月月升”营销方案自始至终都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一方面,这些报道与讨论引起了强烈的新闻效应,是美龄品牌能迅速树立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专家学者的深进讨论也让我们从事营销策划实战的人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6月份,目光敏锐的《齐鲁晚报》记者就发现了美龄是个新闻点,进行了近一个整版篇幅的报道评述。文章称:一个布满聪明的营销策划,解决了一个大家都熟视无睹、束手无策的题目。

  该报记者采访到的传统月饼厂家的负责人表示:

  “美龄‘月月升’营销方案突破了月饼销售期只有一周、风险极大的困难。”

  “本来今年中秋、国庆是一天,大家都非常重视,没想到六月份就杀出这么一招。这说明传统的厂商在营销上下的功夫不够,对市场蕴涵的潜力和可能性开发不够。”

  山东经济学院工商治理系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吴彬先生专门撰文,评点“美龄现象”:

  “六月卖月饼”是一种促销手段,使一种纯粹节令性的食品有了更长的销售期。这不仅仅是在满足需求,还是在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是在培养新的消费理念,同时也是对市场的开拓,这其中不仅仅是对消费群体的开拓,也包涵了对销售时间的开拓。

营销广告策划网(www.ideatop.net)

养生专题
策划宝典